桃花,这朵春日的使者,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唐代诗人吴融曾以“满树如骄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描绘其盛放的壮观景象。桃花之美,不仅在于其绚烂多姿,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诗意与情感。
在诗词的海洋中,桃花的身影无处不在。张旭的《桃花溪》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以桃花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田园风光。而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则以“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比喻人才的难得与珍贵。
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其三》中,“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以桃花源为象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张旭的另一首《桃花溪》则云:“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借桃花流水之景,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五》中,“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以桃花的轻盈飘逸,比喻了世态人情的冷暖炎凉。而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则以“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百花争艳的景象。
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中,“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以桃花的易逝比喻爱情的短暂与珍贵。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则以“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表达了爱情的执着与坚贞。
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九》中,“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以桃李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山村风光。周文质的《小桃红咏桃》则以“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辛弃疾的《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则以桃花为媒介,抒发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张炎的《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中,“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以桃花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李颀的《古从军行》则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顾太清的《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则以桃花为对比,突出了盆中菊的清雅与高洁。
李清臣的《谒金门杨花落》中,“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以桃花的凋零为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黄图安的《闲咏二绝》则以“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吴文英的《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则以“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辛弃疾的《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中,“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以桃花的馥郁芬芳,比喻了生活的美好与丰富。张翥的《摸鱼儿送春》则以“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吴文英的《双双燕小桃谢后》则以“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春日画卷。
周邦彦的《大酺越调春雨》中,“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以桃花的艳丽与繁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张惠言的《风流子出关见桃花》则以“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感慨。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则以“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描绘了桃花雨与鲤鱼跃动的生动画面。
元好问的《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中,“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以桃花的凋零与流水的无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则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表达了对人才的埋没与不被重用的愤慨。这些诗词,或婉约或豪放,或深沉或明快,都以桃花为媒介,抒发了诗人们内心的情感
上一篇 : 王老吉广告词:经典传承,清凉吉祥,畅饮王老吉!
下一篇 :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传承与福泽的智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