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白居易的江南情结与诗意描绘

时间:2024-01-14 13:10:09作者:冉腾来源: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风光,优美如旧曾识。朝霞映照江花,热烈胜过火焰,春水涌动,碧绿深邃如蓝。能不怀念这如画的江南?

忆江南:白居易的江南情结与诗意描绘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寻觅桂子,月夜静谧;郡亭之上,枕卧观潮头涌动。何日再能重游此地?

忆江南,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清香四溢,吴娃起舞,醉人芙蓉般美丽。何时能再相逢?

注释:

忆江南:此词牌据传由唐代李德裕为悼念亡妾所制,名为《谢秋娘》,后因白居易词有“能不忆江南”之句,故又名《忆江南》或《梦江南》。此调有单调、双调两种。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白居易此词为其第一首,即首唱。

曾:曾经。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胜:一作“似”。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此指蓼蓝。《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译诗、诗意:

其一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其三

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其后虽任职洛阳,但始终难忘苏杭的风景。因此归隐苏州时,他写下了这几首词以表达对苏杭的怀念与喜爱。关于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九年间”。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唱和白居易的词,其小序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刘禹锡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赏析:

古人云:“文无定法”,贵在“行云流水”。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词。 赏析白居易这三首词就是以春景来表达的:第一首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第三首是对苏州的忆念为主。要充分领略这三首词的内容和意境以及其妙处和美感,我们应首先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盛唐时禅宗盛行于江南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寺”,不仅是南朝时留下的记载,也是唐代社会情况的如实记录。“诸佛相次光临舍卫国”,应是唐代的实情;“千座宝塔”、“万尊菩萨”也绝非夸饰之词;“宝殿”、“经楼”,既是实指唐代建筑之壮观宏丽,也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夜夜”则说明这些佛事活动不是偶尔为之,“夜夜”都如此。“满城”则既指全城所有寺庙、佛事活动、又指全城所有人家无一例外地参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