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传禅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地

时间:2024-04-19 13:12:11作者:储娜来源:

韶关丹霞山别传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上,是曹洞宗的重要道场。这座寺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由澹归禅师开山。在百年的历史中,别传寺与乳源云门、曹溪南华并驾齐驱,享有崇高的地位。

然而,历史的沧桑使得别传寺在十年浩劫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几乎被毁殆尽。幸运的是,在一片废墟中,残留的石壁上刻着的大字“丹霞”、“至此心隐心”、“法海慈航”、“诞先登岸”、“禅林第一”、“红尘不到”、“赤城千仞”等,默默地见证了这座寺庙的历史。

1980年后,年逾古稀的本焕老和尚(现任广州光孝寺主持、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来到这片野草丛生的地方。面对一片残墙断壁,他不禁潸然泪下。这位老和尚立下誓言,决定主持修复别传寺。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僧舍、客房等,为这座古老的寺庙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丹霞山中层风景区,有一座山门,上面写着“丹霞山别传寺”六个大字。山门的一边是高耸的悬崖,另一边是陡峭的绝壁,给人一种险要的雄关和威严的天门的感觉。右边的绝壁上有一块巨型石刻“红尘不到”的红色大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世俗的仙境之中。

历史上的李永茂,字怕子,号嵩道人,河南省南阳县人,曾在此地隐世避尘,安家立业。他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归隐之所,因为这里不仅风景秀丽,地势险要,还有山岩可居,有泉可饮,有田可种,有柴可砍。然而,他壮志未酬,最终在肇庆羚羊峡中去世。

后来,澹归和尚接管了这座寺庙。他是明朝进士,曾为明朝官礼科给事中之职。明朝灭亡后,他隐身于广州海幢寺做和尚。澹归和尚以禅宗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思想来命名这座寺庙为“别传寺”,意在表达“以心传心”的禅宗理念。他在此地度过了十五年,期间有许多诗文收集在《偏行堂集》中。然而,澹归去世后,他的《偏行堂集》被视为“叛逆”文集而被焚毁,使得别传寺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从此以后,别传寺一蹶不振,整座寺庙内一片衰败景象。

直到1980年,七十五岁高龄的本焕和尚在见成慈师申请和仁化县人民政府的支持鼓励之下,决定上山主持别传寺。在印朗、妙净、印觉等众执事的同心协力和海内外信徒的大力资助下,别传寺逐渐恢复了生机。他们运来了红砖碧瓦,扛来了水泥,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大雄宝殿、千手观音堂、禅堂念佛堂、老人堂、斋堂、菩提精舍等配套建筑。整座寺庙由丹石、红砖绿窗、黄瓦构成,金碧辉煌的佛像更增添了它的庄严与神圣。

别传禅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地

如今,别传寺在印觉当家师的带领下计划重建山门,开发中层风景区,为丹霞风景增添新的色彩。这座古老的寺庙已经重现昔日的庄严与辉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和游览。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也可以体验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禅宗思想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