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基博,生于1892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的学术生涯跨越了多个领域,从文学、历史到哲学,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底蕴。在钱基博的早年,他受到了长兄子兰和伯父仲眉的启蒙教育,特别是对《史记》和唐宋八大家文选的研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1900年,钱基博开始深入研读《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这两部巨著的圈点与精研,显示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随后,他又专注于《读史方舆纪要》的研究,为他的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1903年,钱基博撰写了《中国舆地大势论》,该文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05年,他受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开始学习西学,并组织理科研究会,讲授物理、化学、博物、生理卫生和日语等课程。
辛亥革命后,钱基博先后在无锡、安徽等地担任秘书和参谋等职务,同时他也没有停止学术研究。1923年,他受聘于清华大学担任教授。然而,在1925年的五卅惨案中,他因抗议卜舫济压制学生爱国运动而离开了圣约翰大学,同年创办了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
钱基博的学术生涯并未因离开大学而停止。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继续深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史,并于1930年出版了《现代中国文学史》。该书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在抗日战争期间,钱基博随浙江大学迁至江西泰和。他不仅讲授《孙子兵法》,还与顾谷宜合作从俄文本翻译《德国兵家克劳塞维兹兵法精义》。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师生共同创办《国命旬刊》,宣传抗战。
战争结束后,钱基博先后在华中大学和华中师范学院任职。他不仅将自己的藏书5万余册全部捐赠给学校,还将历年收藏的甲骨、铜玉、陶瓷、历代货币、书画等文物及碑帖字画、方志等悉数赠予相关机构。
1957年11月30日,钱基博因胃癌去世,享年70岁。他的离世不仅是中国学术界的损失,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损失。然而,他的学术成果和影响将永远留存于世。
钱基博是一位卓越的国学大师。他用毕生精力研究国学,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他的生平充满了坚持与奉献,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使他成为一代宗师。
标签:钱基博
下一篇 : 洪荒土地神:杨树旻的奇幻生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