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沙拐枣,一个顽强而又独特的生命体,生长于海拔450-1000米的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沙地。与蒙古沙拐枣相似,它是一种旱生喜光的灌木树种,展现出极高的抗干旱、高温、风蚀和沙埋的能力。其生长迅速,即使在高温、干旱的夏季,也常会出现“假休眠”现象。
红皮沙拐枣是一种浅根性树种,但其根系却十分发达,地下部分远远大于地上部分。它的分布区域年降水量为70-15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400-2100毫米。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红皮沙拐枣仍然能够坚韧生长。其绝对最低气温可达-42.6℃,最高气温为42.2℃,显示出其强大的适应性。土壤方面,红皮沙拐枣偏好沙质或沙砾质灰棕色荒漠土。
在红皮沙拐枣的分布区内,伴生灌木种类稀少,主要包括驼绒藜、琵琶柴等。在沙砾质的地表径流处,偶尔会有木霸王、灌木旋花加入,共同构成稀疏的沙质或沙砾质荒漠植被。
红皮沙拐枣在新疆西北部(额尔齐斯河两岸)有广泛的分布,同时也可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找到其身影。
红皮沙拐枣的形态特征包括灌木形态,高约1-1.5米;老枝灰白色,开展;一年生枝草质,绿色,有关节,节间长1-3厘米。叶条形,长2-4毫米;托叶鞘膜质,极小。花两性,淡红色,通常2-3朵簇生叶腋;花梗细弱,下部有关节;花被片5,卵形,大小不相等,果期水平伸展;雄蕊12-16,与花被近等长;子房椭圆形,有4稜,花柱4,较短,柱头头状。瘦果宽椭圆形,不扭转或稍扭转,顶端急尖,基部狭窄,连刺毛直径约10毫米;肋状突起不明显,每1肋状突起有3行刺毛;刺毛稀疏,有分枝,细弱而脆,易折断。
红果沙拐枣的繁殖方式包括采种和育苗两个主要阶段。当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集以避免种子随风飞走。种子经去翅处理后可进行晒干和贮存。这些种子具备优秀的耐贮藏性,在干燥和透气条件下贮藏2年,其发芽率仍能保持在70%以上。对于隔年或多年贮藏的种子,播种前应进行催芽处理。浸泡2-3天后,进行沙藏催芽操作,待部分种子吐白后即可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建议为5-7千克,采用开沟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行距约30厘米,覆土厚度约为3厘米。对于采自一二年生枝条的穗条,建议进行沙藏处理。春季扦插前再在水中浸泡3昼夜。插穗长度应为15-30厘米,直径应达到0.4厘米以上,剪口应为平口。在扦插时,插穗应与地表平或略高出地面。
红果沙拐枣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还是一种观赏植物。其枝条弯曲、皮色鲜艳、果实独特的特点使其成为盆景制作的优选材料。此外,红果沙拐枣还是一种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优良树种。
标签:沙拐枣
上一篇 : 手术直播间:医术与勇气的传奇之旅
下一篇 : 《欢乐今宵》:香港电视史上的璀璨明珠